应为建筑 “量身定做” 墙板——浅谈加气混凝土板材在工业化住宅领域的应用
时间: 2024-08-20 来源:超级刨花板
我国的加气混凝土是新型墙体材料中发展最早、产能最大的品种,经过逾50年的发展,已形成材料生产、装备制造、配套材料供应和设计科研一套完整的工业体系。
加气混凝土是一种轻质材料。它是由水泥、石灰(含钙材料)、粉煤灰/磨细砂(含硅材料)、铝粉(发气材料)和少量外加剂及水,经定量搅拌混合、发气膨胀为没有强度的坯体,经切割和蒸压养护而硬化成型的。
在墙材革新的历程中,加气混凝土砌块成了代替小块黏土砖的主力军。全国98%的加气混凝土是块状的,用于砌筑内外墙体。它的体积密度由500~800千克/立方米,相当于普通砂石混凝土的1/3~1/5、黏土实心砖的1/2.5~1/3.5。当然其抗压强度不可能高,只有2.5~10兆帕,可以用作非承重的填充墙,也可以经特殊结构处理用于承重墙,甚至配以防锈处理过的钢筋用于承重墙。
一是原料易得。加气混凝土的主要原材料为石灰和砂/粉煤灰,前两者国内不缺,在没有天然砂的地方完全可用机制砂代替;后者是工业废料,本是变废为宝的对象。与普通混凝土相比,生产加气混凝土,能够大大减少3/4的天然资源,
二是制造能耗低。密度为600千克/立方米的加气混凝土制品,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的相关制造能耗仅为一样体积烧结砖的45%。
三是使用节能。加气混凝土用于外墙,热阻及隔热能力均高于其他不一样的材料组合的复合墙体。墙体的重量和厚度却比其他墙体低。
四是运输节能。加气混凝土成品密度小,一定载重量的汽车可以运输更大体积的产品,减少了运输次数,节约燃油,也缓和了城市的交通堵塞。
目前,国内加气混凝土产品绝大多数是砌块,既不能够确保墙体质量,也增加了人力成本。在国外,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板材之比几乎达到6:4,高层建筑则常用加气混凝土板材,不仅用于内外墙体,连楼板和屋面板也用配筋的加气混凝土板。笔者曾与有关设计研究院合作,分析过不同户型的住宅建筑,除了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之外,内外墙板和楼板的总量约占结构部件体积的46%~59%。换言之,如果学习国外的经验,把内外墙板和楼板都改为加气混凝土板材,整个建筑物的结构自重将降低1/4左右,节约的资源将是极大的数字,还应该要考虑因使用加气混凝土内外墙板和楼板后对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的节约。
由此可见,加气混凝土板材的标准化程度是非常高的,其规格尺寸是目前加气砌块厂可完全生产的。而单件部件加上吊具的重量都在1吨以内,与目前普遍推崇的普通混凝土整间外墙板和楼板动辄5吨,乃至不得不使用10吨吊车来安装的现状有很大的区别。
不同规格的加气混凝土条板是用大块坯体切割而成的,根本不存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物件模具的制造、折旧和报废问题,这又是对节能减排的贡献。严格讲起来,只有把内外墙板和楼板转为使用标准化构件,而不是为特定项目“量身定做”的混凝土结构物件,才实际做到了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而这正是加气混凝土板材的最大优势。
为营造小区和谐氛围,搭建邻里间沟通的平台,打造温馨、祥和的人情小区,多地物业服务企业联合社区举办易物集市、跳蚤市场等社区市集,增强小区居民的节俭意识、环保意识,实现资源共享,既活跃了小区生活氛围,又促进了邻里交往。
城管是城市大管家,同时也是市民身边的城市服务员。在繁忙而有序的城市管理中,多地城管时刻“在线”,用高效的执行力和贴心的城市服务,温暖着每个需要帮助的市民。
8月20日(周二)12:10,中国建设报融媒体中心主持人王海洋带您一同走进北工大智能建造实验室,探索如何用虚拟建造现实。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的重要空间。城市更新,是指在我国城镇化发展接近成熟期时,通过维护、整建、拆除、完善公共资源等合理的新陈代谢方式,对城市空间资源重新调整配置,使之更好满足大家的期望需求,更好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际。
如今,跟着社会老龄化的日益加剧,作为老年人重要的社交和生活场所,养老驿站安全性与实用性需并重。其中,消防安全更是关乎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一环,不容忽视。
福建省邵武市与台湾团队合作,共同打造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惠民空间打造、“三类农房”改造、传承创新乡土文化、产业培育等多类样板项目,把乡建乡创的“台湾经验”引入“邵武实践”,着力擦亮“邵武是个好地方”城市名片。
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司党支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让农民群众住房更安全更宜居
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怎么建?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发布三项建设标准